米体育王牌记者专访:意大利青训机械需要个人展示

意大利对阵克罗地亚的赛前发布会已经结束许久,《米兰体育报》的三位资深记者还停留在媒体中心。他们并排坐在一张桌子上,一边处理着面前的稿件,一边盯着电视屏幕上德国对阵瑞士的比赛。“想想看,如果能在柏林淘汰德国队,那将意味着多么强烈的快感?”我对他们开起玩笑。可几位意大利同行非常现实:“说实话,我不觉得这支国家队有足够的技术能力,能够干掉东道主……”

年过六旬的《米体》王牌记者路易吉·加兰多,在意大利队的第一场小组赛之前,就已经先行来到德国。准备留到什么时候?“只要意大利不出局,我应该会一直留在这里。”意大利人普遍恋家,但国家队的大赛征程意味着神圣的使命感,陪伴也就成了必须。在发布厅里,加兰多接受了笔者的专访,聊了聊这支意大利队与意大利足球的现状。

意西大战为何一边倒?

沈天浩:能够再次和我最喜欢的记者面对面聊球,我非常开心!不过,意大利队的表现就没那么令人开心了,球队在对阵西班牙的比赛中踢得非常狼狈,为什么会这样?

加兰多:说起来有点刺耳,但最大的原因是缺少好球员。我们可以踢得比现在更好一点,或者更差一点,可根本上还是因为没有冠军球员坐镇。想想看,在金球奖的30人名单中,只有巴雷拉一个意大利人。上一次意大利队在德国参加大赛,捧起大力神杯,我们有6个人进入金球奖候选,并包揽了前两名。

对阵西班牙的比赛让我们格外清晰地意识到,意大利队缺少像亚马尔和尼科·威廉斯这样能够大量完成过人的球员。这本就是一支平庸的意大利队,而且由于缺乏经验,我们看起来更加脆弱。

沈天浩:因此,主要的问题是球员的能力本身,而不是技战术?

加兰多:是的,即便我们在战术上也犯了一些错误。对阵西班牙,我们尝试与对手正面对决,可作为一支水平不如对手的球队,我们本该踢得更“谦虚”。想想看,2016年欧洲杯对阵西班牙时,孔蒂在后防和门线上有巅峰时期的“BBBC”坐镇,却依然在中场摆出一套全工兵配置——贾凯里尼、帕罗洛、德罗西……斯帕莱蒂很有勇气,他尝试着踢控球,却被对手完全克制。不过你们会看到,在下一场对阵克罗地亚的比赛中,意大利人会踢得更加保守。

意大利足球需要个人秀

沈天浩:2016年,意大利队在欧洲杯上2比0战胜西班牙,2021年,意大利队通过点球大战踩着西班牙杀进欧洲杯决赛。过去的三年间,意大利队两次在欧国联与西班牙交手,两次均告失利。刚刚过去的比赛中,意大利被西班牙踢得毫无还手之力。为什么两个国家队之间的水平差距越来越大?2016年,西班牙队看起来已经处于一个成功周期的末尾,可他们很快找到了新一代人才,为什么意大利队没有这种幸运?

加兰多:我们在青训层面正在经历危机。曾几何时,意大利足球的基础是“教区”,小孩子们在教区的空地和街道上踢球,很多顶级球星的足球灵感,正是在那里形成的。现如今,年轻人更多地在玩PlayStation,足球踢得少了,教区更是越来越冷清。就这样,我们的基础变成了足球学校,孩子们在那里形成了很好的战术意识,却不再发挥天性,进行盘带和个人秀。

今天那些个人能力最强的进攻手,大多有非洲血统,这并不是偶然——在那里,足球更加遵循本能。再想想法国足球,他们在巴黎市郊的混乱街区寻觅天才的足迹,他们或许生活境况不佳,在足球层面上甚至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,却不像我们的小球员那样,一个个像是机械的士兵。

沈天浩:就像拉斐尔·莱昂,他成长在里斯本市郊一个类似的地区……

加兰多:没错,就像成长在贝尔法斯特破败街区的乔治·贝斯特。在意大利,我们不再有这样的情境,能够让踢球的孩子们自由地发挥本能。我们需要减少对孩子们的战术培训,更多地挖掘他们的技术潜能。在我看来,对于14岁以下的孩子们,战术训练没有任何意义,让他们自由地持球、盘带、过人,这就够了。

这也可以解释一个奇怪的现象。一方面,意大利足球被认为缺乏人才;另一方面,意大利各级青年队近年的成绩非常出色:我们去年拿到了U19欧青赛冠军,在U20世界杯获得亚军,今年又在U17欧青赛上夺魁。仔细想想,我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青年赛事中夺冠,或许是赢在战术素养,而非赢在球员们的技术能力上。

所以我们真的赢了吗?对于青年队来说,赢得锦标并没有太大意义,重要的是球员们的成长。

天才球员该如何培养?

沈天浩:说到这里,我想引出一组同龄球员的对比。16岁的西班牙天才亚马尔在巴萨已经成为主角,踢过西甲、欧冠和欧洲杯;16岁的意大利天才卡马尔达,则预计会在新赛季为米兰U23踢意丙。有些人相信,如果卡马尔达生在西班牙,他现在早就为一线队出场20次了;也有些人认为,让年轻球员过早开始踢比赛并不是好事,安苏·法蒂、佩德里和加维的伤病就是最佳例证。您怎么看?

加兰多:我觉得存在中间路线。意大利足球确实对新秀缺乏鼓励,一名25岁的球员在意大利依然被认定为“年轻球员”。如果卡马尔达来自巴萨青训营,他肯定已经在西甲稳定出场了——事情也本该如此。当然,巴萨在培养自己的青年才俊上也有些揠苗助长,我至今还为博扬的生涯感到遗憾……

在卡马尔达的问题上,AC米兰至少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:代表U23踢意丙,和征战青年联赛完全不是一码事。尤文图斯是这方面的最佳案例,法焦利和米雷蒂等人都是U23的杰作。在意丙,卡马尔达需要战胜的不再是青年联赛稚嫩的对手,而是那些年过三旬的凶狠后卫。说到底,他确实还很小,我觉得这种成长模式对他来说是合适的。如果他在意丙赛场上脱颖而出,那没准在联赛的后半程,他会在米兰一线队赢得越来越多的机会。

另外,对年轻球员的心理保护也是很重要的。皮奥利让卡马尔达上演意甲首秀,却不让他接受采访。很多年轻球员在登上重要舞台之后,就会马上把自己当成明星,这不利于他们的成长。AC米兰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。

亚特兰大是最佳榜样

沈天浩:说回国家队。上届欧洲杯意大利队之所以能够夺冠,离不开意甲俱乐部的积极启发。那支国家队在进攻中转换为3241的形态,很容易让人想到加斯佩里尼的亚特兰大。现如今,意大利俱乐部的代表依然是亚特兰大,以及本赛季联赛夺冠的国际米兰,他们都在踢三后卫。这支国家队是否也应该更好地利用俱乐部的战术思路,将三中卫作为主打体系?

加兰多:我也不是很确定。一方面,除了迪洛伦佐以外的国家队后卫,所在的俱乐部都是踢三后卫的;另一方面,大多数国家队都使用单中锋,这样的话两名中卫确实也够了,四后卫体系可以让更多人来到前场参与进攻。我不认为阵型是最根本的问题,但你说的可能是对的——俱乐部的财富没有被这支国家队尽数利用。

我还同意你的一个看法:亚特兰大给意大利足球带来巨大贡献,他们靠着一套没有超级巨星压阵的球队赢得欧战冠军,让整个意大利足坛为之一振。我相信,如果没有亚特兰大,就不会有曼奇尼的那支国家队,亚特兰大的成功为曼乔赋予信心,让他能够继续坚持传控的基本思路。上届欧洲杯的意大利,和本赛季欧联杯的亚特兰大,都不是赛事中最强的球队,却是表现最好的球队——这是攻势足球的功劳。

所以,斯帕莱蒂的基本想法其实没错,他也想打造出一支注重进攻的球队。对于球员们来说,要执行斯帕莱蒂的战术指令并不是件容易事,四人防线中总要有一个人顶上中场,433变成325。唯有如此,我们才能弥合在中前场与强敌们的天赋差距。

斯帕莱蒂应该留任

沈天浩:所以,您认为无论对阵克罗地亚的结果如何,无论本届欧洲杯的结果如何,斯帕莱蒂都应该留任吗?

加兰多:我觉得是的。斯帕莱蒂的这支国家队,是以2026年世界杯为目标构筑的,主教练为球队赋予一种明确的战术思路。现在需要我们保持耐心,等待年轻人成长起来——毕竟我们的国青队赢得了几座冠军,他们很可能会在未来两年内为成年国家队输送更多人才。

所以,我们应该以至少四年为一个周期来做计划。如果意大利队在欧洲杯后再度换帅,那将意味着新帅在美加墨世界杯之前也只有两年的时间来建队,到时候我们的情况又和现在一样了。

当然,这只是我的想法。在实际情况中,我们还需要考虑政治因素。在现任足协主席格拉维纳治下,意大利队已经错过了一届世界杯正赛,倘若欧洲杯小组出局,格拉维纳将承受极大的压力,注定要引咎辞职。这样的话,新上任的足协主席没准还有自己心目中的教练人选,我们又得重新开始……希望这种情况不要发生!

沈天浩:最后一个问题:为什么意大利国家队在本届欧洲杯状态一般,但效力于意大利联赛的球员屡有精彩表现?

加兰多:确实如此。总体而言,意甲在过去几年间还是在进步的,而且呈现出一个特质:小球队往往踢得比大球队更好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亚特兰大,现在已经成长为一支名副其实的“大球队”,但我们还有过去几年的萨索洛,本赛季的恩波利和莱切……过去5至6年间,意甲出现了一个新现象:积分榜下游的球队想要保级,方式不再是通过极致的身体对抗和堆砌防守,而是通过传控和进攻。这样的趋势改善了整个意大利足球世界的球队和球员质量。

另一方面,我们在速度和节奏上依然处于劣势。看看西班牙队是怎么踢球的:我们在场上的脚步和想法还是太慢,在比赛中总是需要停歇,而无法做到整场90分钟无休止地踢出快节奏足球。意大利球队中唯一的例外是亚特兰大,这是一支最“欧洲”的球队,也是本赛季唯一在欧战赛场上获胜的球队,这绝对不是偶然。

相关阅读:

【【前瞻】对手主教练戴高帽,西班牙场上轮换不减实力】

  • 意甲
  • 米兰体育报
  • 意大利队
  • 斯帕莱蒂
  • 西班牙队
  • 亚马尔
  • 卡马尔达
  • 亚特兰大
  • 2024欧洲杯
  • 专访
  • 推荐
  • 热门